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行業選擇“眾測”服務?
發布時間:2020-06-16
我們知道,做軟件測試,既要達到測試效果,又要控制測試成本,那有沒有一種低成本實現測試效果的方式呢?
可以看到,有包括基金相關APP、移動公司的APP、銀行類APP在內的企業,都選擇眾測來發布自己的測試項目,進行測試。要知道,這樣類型的APP,尤其是金融相關的APP,對軟件質量的要求是很高的。所以,他們會需要花費很高的成本來進行反復的測試。
但同時,控制測試成本,花更少的測試人力,也會在他們不差錢的銀行金融APP類企業的考慮范疇。而眾測,由于只需為找到的BUG付費,測試成本低,自然就成為了這類企業會采用的測試方式之一。
既然連這類對軟件質量要求高,對測試流程要求較為嚴格的銀行金融類APP,都會來發布眾包測試項目,選擇眾測作為一個必要的測試方式,足夠說明眾測的可取之處以及獨特重要性。
而其他類的APP,在測試要求上,理論上不會有銀行金融類APP的苛刻要求。眾測也能滿足其他行業APP的測試需要。
并且,眾測是以用戶體驗為切入點來進行的測試,而在眾測環節測試出來的問題,直接反映的就是APP在用戶手機上出現的真實Bug,這樣的bug,直接影響的就是用戶的使用或者使用體驗,直接決定了一款APP的生死存亡,是非改不可的。眾測的方式,由于是通過大量不同的測試用戶參與,有不同的測試環境,不同的用戶測試機型,這在測試廣度、覆蓋度上,比較輕易地就能超過自己一個小小的測試團隊的效果了,也是一個小的測試團隊沒法達到的。
此外,正由于有不同測試環境、不同測試地域,大量的測試用戶參與,往往比起一個臨時搭建的小團隊,能發現的各種不同種類的缺陷數量會更多。少的有幾十個缺陷,大的上百個缺陷都有,其中又會包含有低級、中級、高級等不同級別的缺陷。而且,在眾測上發布的項目,少則1天,多則3-5天,就能完成。“發布項目,坐等缺陷”,這可能就是眾測的魅力。
而一個關鍵的問題是,自己組建一個專門的測試團隊來進行測試,即使測試了沒發現問題,然而,測試成本也花了。通過眾測的方式,只為被找到的缺陷付費,便省去了這塊的成本了,借助了廣大測試人員的力量來為自己找缺陷。
這可能便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項目開發方,會青睞眾測,選擇將自己的項目外包出來,借助眾測來完成測試的原因了。
推薦閱讀: